![]() |
|
![]() |
當前位置:首頁 - 海洋能 小水電 天然氣水合物 |
白鶴灘水電站:西電東送促綠色轉型文章來源:www.ce.cn | 發布日期:2024-11-04 | 作者: | 點擊次數:
蜿蜒的金沙江在西南的群山峽谷間奔騰,位于云南省巧家縣和四川省寧南縣的交界處干流上,白鶴灘水電站巍然聳立。作為“西電東送”的國家重大工程,白鶴灘水電站由中國三峽集團開發建設,總裝機1600萬千瓦,是僅次于三峽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。澎湃的江水流經此處轉換成清潔電能,通過特高壓輸電線路,源源不斷被輸送至2000公里外的長三角地區。 “截至今年9月底,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1500億千瓦時,相當于節約標煤約4500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.2億噸,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綠色能源‘明珠’?!卑Q灘電廠電氣維修部主任鮑鵬說。 站在岸邊觀景臺,巨型壩體建筑和寬闊的庫區水面一覽無余,參與建設的白鶴灘水電站建設部技術部業務主管劉戰鰲說,水電站發電原理并不復雜,但讓“白鶴騰飛”絕非易事。白鶴灘水電站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帶,工程規模巨大,地質條件復雜,技術難度居同類工程之首。 “白鶴灘水電站工程涉及專業范圍廣、參建單位眾多,挑戰和難度非常大。”劉戰鰲介紹,建設過程中主要技術指標創下6項世界第一: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,圓筒式尾水調壓井規模世界第一,地下洞室群規模世界第一,300米級高壩抗震參數世界第一,首次在300米級特高拱壩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,無壓泄洪洞群規模世界第一。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是一座“智慧的大壩”。最大壩高289米,相當于103層樓高。工程師們將智能建造與筑壩技術深度融合,開創了高拱壩智能建造先河。埋設在大壩壩體內的上萬支監測儀器,能感知溫度、風速、變形等重要信息,并將信息反饋給智能建造信息管理平臺,進行實時分析判斷,使各項系統準確進行智能控制和實時調節,實現建造運行全周期精細化管控。大壩澆筑過程中,混凝土熱脹冷縮的特性會產生溫度裂縫,這也是世界級難題。大壩全壩采用低熱水泥澆筑,通過智能溫控等先進技術的使用,確保了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,未出現一條裂縫。 白鶴灘水電站也蘊藏著中國水電技術的創新密碼。多項世界之最中,百萬千瓦機組尤為顯著。過去,我國的水電核心技術受制于發達國家。經過金沙江溪洛渡、向家壩、烏東德水電站建設,國產水電機組單機容量成功提升到85萬千瓦。建設白鶴灘水電站時,我國科技工作者向單機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沖刺。2022年12月,16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,機組全部為國內自主研發制造。從消化吸收再創新,從跟跑并跑到領跑,白鶴灘水電站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,成功引領水電機組進入百萬千瓦“無人區”,將中國水電技術推向新高峰。 走進水電站的地下廠房,16臺機組分別裝置兩岸,這里是電站的核心區。發電時重達8000噸的機組以每分鐘110轉的速度高速旋轉,振動擺度值小于50微米,只有頭發絲粗細,人站在機組上方,振動體感微弱,立起一枚硬幣也不會倒。 在此工作6年的鮑鵬參與百萬千瓦機組電站的建設和運行維護,感到驕傲的同時,他深知自己也有沉甸甸的責任,“作為大國重器的守護者,我們在設備維護工作中,始終堅持‘精益求精、責任擔當’和‘一次性把事情做好’的理念,守護萬家燈火”。 如今,白鶴灘水電站和烏東德、溪洛渡、向家壩、三峽、葛洲壩等一同屹立在長江干流上,跨越1800多公里串珠成鏈,共同構成了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,成為國家實施“西電東送”戰略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骨干工程,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不竭動力。
|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聯系電話:020-37206200 郵箱:newenergy@ms.giec.ac.cn 經營許可證編號:粵B2-20050635 粵ICP備:11089167號-4 主辦: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1998-2013 newenergy.org.cn/newenergy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國新能源網 版權所有 |